2012-12-17 11:25:20
来源: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建设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对我军而言,这意味着向信息化整体转型。这种转型,体现着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契合信息时代发展趋势的宏大视野,彰显着人民军队主动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挑战,推动自身改革、发展、跃升的现实指向。
消除时代差
当今世界,正处于向信息社会大转型、大变革的时代。而军队信息化,无疑是人类社会大转型的时代凝缩。
随着军队建设历史视野的重大飞跃,我军进入了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点,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发展阶段。这不是一般的模式转变,它预示着人民军队的各个构成要素――从“物”到“人”,将发生整体性的转变。古往今来,任何一支军队战斗力的生成,都不能指望其某一要素的单项发展,而需要其各个构成要素的整体有机聚合,实现集成效应。近几十年来,我军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撒手锏武器装备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但仍然未能摆脱外部压力、战争威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军整体信息化水平落后于时代基准。一支军队,如果整体上落后于时代基准,如当年大清国军队,即使有一些工业时代的武器装备,产生了著名的北洋水师,但其在整体上并没有脱离农业时代军事思想、体制编制、管理和训练方式的束缚,因而仍然是落后于工业时代基准的军队,必然要打败仗。
执大势之牛耳
严格地说,信息革命是一个历史范畴。而当代信息革命,则以物化的智力技术为基础,造成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社会”。从军事角度讲,它使军队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原有武器装备,不仅使单一装备的性能发生质的飞跃,而且更使各种装备能够有机组合,形成软硬件相互联结、整体协调一致的自动化装备系统,从而发挥出高强度、高精度、高速度的实战功能。
武器装备高技术化、信息化,必然引起军队内部各种关系特别是体制编制的根本变化。同时,由于计算机使人脑部分智能物化为机器功能,使得战争信息大规模、高速度、精确化、不间断收集和处理成为可能。强大的信息支持,使人的智力从根本上获得解放,使人在战争中的创造力空前释放,使战争指导、战略决策、谋略和战术水平发生新的质变与飞跃,使军事理论与实践层次得到全面提升。
比较当代为数众多的科学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化程度,无疑对推动社会发展、军事变革意义更大。它早已被优先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武器装备、体制编制、军队官兵等军队构成要素发生质的飞跃,从而使战争形态发生根本的改观。
“太仓之执牛耳,海内无不受其牢笼。”面对信息化军事强国的围堵,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机械化与信息化二者关系,通过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奋力赶上信息化时代大势,就会在未来战争中丧失主动权。
掌握对应战略
战略决定成败。推动我军向信息化全面转型,决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只有在能够创造出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挑战的“对应战略”之后才算完成,这好比近现代一百多年中国应对工业化军事变革挑战,是在毛泽东人民战争理论与实践出现之后才算完成一样。
因此,正确把握当代信息革命与军事战略的互动关系,在追赶世界军事发展先进水平的进程中,探索我军应对现代战争、特别是信息化战争的独特“样式”,形成一整套全面推进我军信息化的大战略是必要的。
信息化是当代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制高点,是我军跨世纪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我军面向世界,世界潮流是信息化;面向未来,未来的希望是信息化;面向现代化,现代化的实质是信息化。从中国到世界,从现在到未来,我军各项改革和建设,既要有面向信息化高奏主旋律的勇气,又要有以信息化为核心驾驭大局面的气魄。(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