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装备保障发展趋势

2013-02-27 14:27:03

来源:

本文讨论国外武器装备保障向全系统、全寿命保障发展的动态,技术创新对装备保障现代化的推动,促进保障装备向着综合化、信息化、智能化、通用化、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趋势发展,并指出合同商保障是军队保障力量的补充,精确保障是当前装备保障发展的迫切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武器装备、作战理论、组织编制等许多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各国军队建设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军队不仅在为21世纪进行兵力结构的重新设计,而且在对21世纪装备保障进行全新的设计;用迅捷的、经济可承受的运输和信息系统取代现有的多层次的组织体系;规模型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向按需输送的高度敏捷、可靠的保障体系转变。 

一、装备保障将朝着全系统、全寿命保障方向发展 

全系统全寿命管理是系统论在装备保障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装备全系统全寿命保障的核心是在装备的设计、研制、生产、采购、补给、使用和报废的全过程中,把装备保障因素考虑进去,从而提高装备的战备完好性水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系统全寿命管理已经成为一种装备保障思想和理念,这种思想不仅反映在装备保障的纲领性文件中,同时也在理论、体制、法规等多方面表现出来。 

1、装备发展的全系统思想 

装备发展的全系统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战装备与保障装备同步发展 

随着军事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型武器装备对保障装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研发新装备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同步配套研制维修保障装备。如为了对履带式装甲车辆进行配套保障,西方主要国家同步发展了抢救和修理轻型装甲车辆用的轻型履带式装甲抢救车和轮式装甲抢救车。 

2)硬件系统与相关的软件系统协调配套开发 

随着现代武器装备日趋复杂、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各种任务计算机应用剧增,软件规模越来越大。50年代的F-4战斗机机载软件只有2000行代码,90年代的F-22战斗机机载软件的代码达700万行。软件程序已经成为影响新型武器装备能否形成战斗力的重点,加强采办和使用保障过程中的软件开发和管理已经成为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必要条件。另外,新装备使用和技术保障离不开相关的操作手册和保障手册,加强新装备配套的使用和技术保障手册的同步编写,已成为外军的普遍做法。 

2、外军全寿命保障的典型做法 

目前外军非常重视装备的全寿命保障,在装备的研制阶段就采取积极措施,提高装备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保障水平,外军的典型做法包括: 

1)在研制阶段注重维修性设计 

装备的维修性设计是一种质量特性,始于论证阶段,贯穿于研制生产的全过程。美军在采办新装备时,规定在新装备的设计阶段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装备具有良好的维修可达性,要求合理布置装备各组成部分及其检测点、维修点,保证有足够的维修操作空间,合理开设维修通道、窗口;二是利用权衡分析和迭代设计使系统功能划分和模块组合最优化,提高组件的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和互换性;三是完善防差错措施及识别标记,提高维修工作中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2)注重测试性设计 

随着武器装备功能的多样化、结构的复杂化,故障检测诊断、性能测试已经成为维修工作的关键环节。美军要求在装备研制阶段实施测试性分析、设计和验证,包括系统的检测方式、检测系统、检测点配置等,通过设计使检测诊断更加简便、迅速、准确、可靠。美军强调研制和使用模块化、嵌入式的通用自动化检测设备,通过配备不同的软硬件模块,自动对不同装备进行故障监控、原位检测、隔离和识别。此外,美军正在大力推广许多新的无损检测技术,如声阻抗法、全息摄影、红外检测、声发射、磁橡胶法等,使故障检测率有较大的提高,检测范围已从外表损伤扩大到复合材料结合的缺陷、内部结构的胶接质量、疲劳裂纹的严重程度等。 

3)研制具有超高可靠性的武器系统 

美国陆军认识到,要成为一支准备充分、响应能力强的军队,必须拥有可靠、有效的武器系统。美国陆军近年来提出了后天的陆军(AAN概念,为了使后天的陆军能够付诸实现,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实现武器装备的超高可靠性。美国陆军认为,超高可靠性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在不久的将来是有可能设计和建造出固有可靠性达到0.950.96,甚至0.98的系统的。其实,美国陆军多年来一直在积极发展能够提高武器系统可靠性,同时降低使用和维护费用的技术。近年来美国陆军为实现装备的超高可靠性目标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开展了陆军诊断改进计划(ADIP灵巧简单设计(Smart Simple Design计划等。 

二、技术创新成为实现装备保障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 

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相应地也要求通过采用新的技术来实现装备保障的现代化。因此,外军,特别是美军,非常重视在装备保障领域采用新的技术,这种做法已经对外军的保障指挥和保障实施能力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前外军在装备保障领域采取的技术创新手段主要包括: 

1、将自动识别技术应用于装备保障 

自动识别技术是一套加速数据采集、集成和传输的工具,是准确、及时地获取资产状态信息的关键手段之一。自动识别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无需或仅需少量人工干预即可自动地向自动化信息系统传送数据。因此,美军将其作为实现精确保障的重要手段加以发展。 

自动识别技术包含多种用于获取资产识别信息的数据存储技术。这些技术包括条码技术、磁条、集成电路卡、光储卡和射频卡,均可用来标识单件物品、多件装备、空运托盘和集装箱。自动识别技术装置的数据存储容量可从少量字符至数千字节。这些装置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询问。询问所得的信息以电子方式提供给自动化信息系统。自动识别技术还包括形成存储信息、读出所储信息并将该信息与其他后勤数据相综合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技术。资产自动识别技术装置主要包括条码、射频数据通信、光储卡、射频识别、灵巧卡、卫星跟踪系统和业务处理服务器等。随着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美军已在补给、运输、维修等领域广泛地应用该技术。 

2、以远程支援技术补充基层部队的装备保障能力 

远程支援技术是近年来武器装备保障领域发展十分迅速的技术,不仅一些发达国家的军队广泛使用,一些技术相对落后国家的军队也开始积极发展远程支援系统。 

远程支援技术是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先进的装备保障手段。它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前方的保障人员与后方的技术专家紧密联系起来,并为前方武器装备的使用、维护、修理以及战场抢修提供及时、准确的技术指导和决策支持。前方保障人员在遇到困难时,通过联网将现场的图像、声音和装备的技术参数等,传输给远方的技术专家,请求技术支援;远方的技术专家在进行分析研究后,迅速作出结论,并通过网络对前方的使用维护保障工作进行实时指导,协助前方人员迅速、准确地完成任务。 

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大量服役,许多新型武器装备往往集多种高新技术、多种系统于一身,使武器装备保障的难度增大。装备保障不仅要解决大量硬件技术问题,还要解决许多软件方面的技术难题。因此,仅仅依靠前方技术人员,完成修理的重任是十分困难和不现实的。即使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技术保障人员,也难以准确及时地判断故障原因或确定最佳的修理方案,常常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对受损装备反复进行分析、检测,最后才能确诊。应用远程支援技术,前方的技术人员可以及时得到许多技术专家的帮助和实时的指导,加快受损装备的维修过程,以满足时效性要求。 

3、加强装备保障领域的信息系统建设 

高效的信息收集与传递能力是提高装备保障效能的基础和手段,外军已经认识到,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数据库资源,将通过这种先进的传感器和其他侦察监视手段所获得的保障信息及时汇总和分发,确保装备保障的决策和实施人员能够得到足够准确、近实时的信息。 

美军在发展与装备保障有关的信息系统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美军已经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的典型信息系统中,有用于后勤保障指挥的系统,如陆军的后勤指挥主控系统;有用于运输补给的自动化信息系统,如全球战斗保障系统、库存控制点(ICP)自动化信息系统、在运物资可视化系统、战区联合全资可视化系统、陆军全资可视化系统、21世纪战场物资补给系统、运输供应系统、运输协调员的自动化运输信息系统Ⅱ”、调运跟踪系统、陆军标准仓库系统;有用于维修的自动化信息系统,如陆军装备司令部标准系统陆军标准维修系统”(SAMS)海军舰船维修与器材管理系统(简称3M系统)”空军维修数据收集系统(MDC) ”等,这些信息系统对于确保美军在全球范围内的兵力投送及其装备保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发展高技术保障装备是装备保障手段建设的重点 

高技术武器装备势必由高技术保障设备来加以保障,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因此应统筹规划,同步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各种新型保障设备,以适应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现代保障设备,是多种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的综合体,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使保障设备的技术含量提升到更高的档次,先进的工艺使原有的理论得到更高层次的应用。近年来各国的保障装备发展迅速,总结起来具有以下特点: 

1、提高保障装备的机动能力和防护能力 

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高保障装备的机动能力、防护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研制和发展具备隐身能力的保障装备,改变通用保障装备在几乎完全透明的现代战场环境下易受攻击的状况。外军认为,保障装备的机动能力不仅是重要的保障力,而且也是战斗力,基于这种认识,世界各国军队都很重视提高保障装备的机动性,俄罗斯军队保障装备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摩托化与机械化。美军更强调提高保障装备的机动性,采用直升机实施装备物资补给和伤员后送,装备物资运输走向集装化,装备物资装卸走向自动化。世界各国还开发使用了具有速度快、运输量大、有远程能力的运输工具。 

为了提高保障装备的生存能力,还必须重视加强保障装备的防护能力。美军强调纵深作战和迂回攻击,以及实施立体作战,而装备保障力量和装备本身都是包括核生化武器在内的一切武器的主要攻击目标,这样保障装备的毁伤率将大大提高。因此,外军在改进现有保障装备、研制新保障装备时越来越重视提高保障装备本身的防护能力。如美军非常重视将部队的车载式保障装备装甲化。如为满足2000年以后战场对后勤保障的需要,美军正在研制后勤支援装甲车族,其中包括前沿阵地弹药补给车、油料补给车、装甲修理车以及装甲救护车等。 

   2、具有信息化、智能化特征的高技术保障装备得到进一步发展 

   进入21世纪,随着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编码、数字压缩、数字调制和解调等高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使得保障信息的获取、显示、存储、处理以及装备实际的保障工作更为方便、快捷、精确和可靠,并达到实时化的程度。世界主要国家的军队都在不断加大高新技术在保障装备中的应用力度,如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数字合成的迷彩图案研制新型作战服,利用信息技术发展远程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以及开发远程医疗装备和改进装备物资补给方式等,使保障装备的总体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智能化就是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设备中,使其具有人的意识,并具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美国是最早将智能技术应用于武器装备故障诊断的国家,美军的自动测试设备发展计划包括了陆海空和航天领域内各种国防尖端武器和保障装备。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先后研制出武器装备的人工智能型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故障自动诊断预报系统等及其配套装置,并用于海湾战争的实践。随着新一代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的保障设备将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大步迈进。 

   3、保障装备呈现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综合化特点 

   为提高保障设备的适应性,跟上装备更新的步伐,外军非常重视发展多功能、高效率、综合性强的通用保障装备。通用保障装备的特点是节省研制经费,缩短研制周期,提高维修性和方便使用等效果。美军的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车辆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它除了担负运输功能之外,还可胜任其它方面的任务。美陆军还在试用一种整装整卸系统的新型车辆,可发挥物资储存、保管和运输一体化的功能。 

   保障装备标准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因为标准化的保障装备可以显著降低开发费用和寿命周期内的使用保障费用。目前,美国国防部《自动检测设备投资策略》及国防部和陆军的《自动测试设备政策》都要求采用标准化的自动测试设备。国防部指令DOD 5000系列及陆军有关政策要求开发者必须采用标准化的测试设备,以满足武器装备的测试要求。 

   模块化是指在设备研制时立足于现有的要求和技术水平,但在功能上和技术上留有充分的余地,给设备功能的进一步扩展和技术的更新做好准备,一旦条件成熟,即可适时地将扩充的功能和新技术引入到系统中,从而使设备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在经济上都能达到新的水平,随技术的更新而逐步升级。 

   综合化就是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权衡分析,把与保障有关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研制出多功能的综合保障设备。例如,美军目前非常重视发展综合自动检测和诊断设备,即将目前各种有效的检测诊断方法,如声、振测试和分析技术、测温技术、油液分析技术、应力、应变测试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等综合在一起,能够给出装备性能的综合判据。 

四、合同商保障成为军队保障力量的有益补充 

纵观美军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军事行动,充分表明了合同商保障是军队作战能力的倍增器。合同商保障不仅能够提高美军现有的军事能力,扩大美军对补给品和维修服务的选择余地,还能够提供一些美军自身所不具备的能力。由合同商提供保障,使得美军能够根据作战需要,迅速及时地扩大或压缩可用的保障资源,持续地获得作战所必要的保障,同时能够降低保障费用。 

1、合同商保障的应用日益广泛 

随着武器系统的日趋复杂,高新技术在武器装备中大量使用,而且在现代形式的战争条件下,保障任务量极其繁重,单独依靠军队来进行保障在军队小型化趋势下变得几乎不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民间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民间力量完成军队的保障工作得到各国愈来愈多的重视。美军认为,在某些部门,商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已远远超过军队主持的科研项目。因此,美军主张通过大力鼓励利用合同商完成保障工作,以满足军事需求。美国防部于1993年连续发出两项指令,强调最大限度地采用军民通用物资,以减少专用物资的研制与生产费用;在技术投入方面坚持不重复民间已有项目的原则,把保障研究与发展资金投入到没有替用品和没有民间资源的领域。目前,美军在维修和补给等重大保障领域中都广泛利用合同商的力量,提高美军保障的能力和效益,美国防部50%以上的空运和85%以上的海运都由合同商完成,大量的物资供应、技术维修、基地和设施维持都由民营企业负责。按照计划,从1998年到2003年,美国防部将把陆军的16万份、空军的6万份、海军的8万份、海军陆战队的5000份保障工作承包给民营企业。 

2、对系统/设备的全寿命保障成为合同商保障的发展方向 

现代保障思想的发展造就了基于全系统的合同商保障形式的出现,它是根据武器装备系统从生到死,在不同阶段而采用不同的合同商保障进行划分的。随着武器装备系统的日趋复杂,保障理论的日益完善,全寿命保障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一事一议的合同商保障类型已经不能适应装备保障发展的需要,各国军队逐渐认识到系统开发过程必须奉行切实的从摇篮到坟墓的方法,对于装备保障也必须贯彻从生到死的方式,所以基于全系统保障的合同商保障——多年全面装备保障合同,全寿命周期装备保障合同已经成为合同保障的发展趋势。 

最近几年美军和国防部一直都在探索新的合同制后勤保障方法,如今,多年全面后勤保障合同已逐渐成为美军后勤管理的主流做法。然而,这种方法其实只是美军和国防部后勤管理向全寿命周期管理转变的过渡性举措,最吸引美军眼光的无疑还是从摇篮到坟墓合同管理方法,即全寿命周期合同,它可以简单化地理解为:谁研制,谁生产,谁保终身维护,及至退役处理。美军认为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充分保障装备的战备状态,而且是执行可承受性发展战略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3、美军为实现合同商保障的制度化作出的努力 

1998年年中,美国陆军训练和条令司令部(TRADOC)与陆军联合装备保障司令部(CASCOM)共同成立了一个综合概念组(ICT),负责制定管理战场合同商的顶层的野战手册。与此同时,负责采办、后勤和技术(ALT)的陆军助理部长办公室也开始就如何获得合同商的保障服务而制定野战手册。此外,陆军后勤副参谋长办公室也开始就使用合同商保障陆军行动而制定整个陆军的政策。目前美军已经颁布的相关法令包括: 

陆军条令AR 715-9“伴随部队的合同商19991029日发布。该条令确定了陆军在使用合同商来保障战场行动时的政策。这是陆军第一项管理战场合同商行动的政策。 

野战手册FM 100-10-2“战场合同商保障199984日发布。这是陆军为获得合同商保障而制定的第一个顶层的条令性手册。该手册主要集中于如何获得合同商的保障服务,而不是如何管理合同商在作战中的保障行为。 

野战手册FM 100-21“战场上的合同商2000326日发布,这是陆军针对战场合同商保障中的作战方面而制定的第一个顶层的条令性手册。 

战场合同商保障草案1999629日首次提交给陆军领导,该文件包含了综合概念组在其审议过程中所汇集的全部观点。陆军联合装备保障司令部在大量的研讨会上一直在不断新的建议和观点。 

五、精确保障成为装备保障的迫切要求 

精确保障就是充分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手段,精细而准确地筹划、建设和运用装备保障力量,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为部队作战提供准确数量和高质量的物质技术保障,使保障适时、适地、适量原则达到尽可能精确的程度,最大限度地节约保障资源。精确保障成为现代保障发展的趋势,既有军事经济变革的背景,也有军事保障技术高度发展的原因。 

1、精确保障是快节奏现代信息化战争的要求 

现代快节奏的信息化战争增加了保障的难度,传统的保障做法已经不能满足战争需要,精确保障成为必然发展趋势。信息化战争中武器打击精确、持续时间短、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作战信息量急剧增加、装备保障的难度明显增大。装备保障必须适应现代战争的快节奏和高精度,在信息战争中,过去需要几小时乃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保障任务,现在必须压缩到几分钟甚至数秒钟内,因此对装备保障的精度要求明显提高。在信息化战争中,保障活动必须在恰当的时机把特定的物资器材,送到特定的使用者手中。否则不但会贻误战机,而且会造成极大的浪费。此外,在信息化战争中,由于战场透明度高,武器杀伤精度高,对保障力量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维持大规模的保障力量和活动,必然成为敌人的重要打击目标,造成保障人员和物资的重大损失。 

2、信息技术使得“精确保障”成为可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保障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实施装备保障,常常是把一切保障物资按计划基数送往战区,大量的物资堆集于战场上,极易造成损失和浪费。实现战场数字化以后,保障部门可随时了解战斗部队的需求,并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未来24—48小时内的保障任务量。保障指挥人员也可以通过数字化网络系统,准确掌握物资储备情况和保障部队的部署情况,并可对后勤保障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因此,在未来的保障中,信息、保障部队和运输手段将融为一体,利用自动化补给网络系统跟踪监测作战部队对各种物资的动态要求,并将所需物资和勤务及时、准确地送到各战略、战役和战术单位。通过网络,保障部门不但可以了解前方的物资消耗情况,而且可以找出最短的运输路线和最快的运输手段,不仅如此,保障部门还可随时协调作战部队周围的后勤补给基地,实现通用物资的补给。 

3、美军实现精确保障的指导思想 

1)以完善的保障信息自动化系统为基础,以信息的获取和利用作为保障的核心要素 

从美军正在进行的军事后勤革命可以看出,美军已经将信息视为保障能力的关键要素。准确、可靠、实时、充分的保障信息,不仅可以显著地提高保障效率,而且可以使保障物资的储备量降低。按照美军的设想,在未来的军事保障管道中,大规模流动的不仅是保障物资流和保障人员流,更重要的是保障信息流。美军认为,在未来的保障系统中将会出现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专门用于储存保障信息的虚拟保障基地。总之,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保障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对于保障的地位和作用正在被重新认识,信息正在成为保障能力的一个构成要素。为了确保在保障行动中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保障信息,保证精确保障的实现,美军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自动化信息系统。 

2)将前沿存在型保障转变为投送型保障 

冷战后,美军将前沿存在战略调整为兵力投送战略,与此相适应,美军的海外基地和驻军也相应减少,从一支海外前沿部署型部队转变成为一支力量投送型部队。战场的特殊性和兵力部署的变化,要求美军必须拥有将作战部队快速投送到遥远的战场并维持其后续保障的能力。因此,投送能力成为美军实现其21世纪军事战略的最基本、最关键、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为适应这一情况,美军十分强调兵力投送型保障的建设,并制定了提高投送能力的战略机动计划。其目的是提高战略海、空运能力和加强国内基地、营区、驻地及仓库的发运能力,以便更快地装载兵员和物资,更快地将其投送到既定战场。 

3)从数量型保障转变为速度型保障 

美军历来强调,保障的规模如果超过作战需求,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美军强调,保障的规模应当与作战力量的规模相适应。冷战后美军的军事战略需求对保障的规模要求是同时保障两场局部战争的需要。冷战结束后,美军根据其新的军事战略,削减了军事力量的总体规模,与此相适应,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对冷战时期的保障结构也开始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从总体上压缩保障的规模,精简保障系统。美军最近又明确提出了以速度型保障系统代替数量型保障系统的保障发展指导思想,强调必须将保障摊子缩小到适当的程度。因此,面向21世纪,美军在加强保障质量建设的同时,对保障的总体规模将进一步精减和压缩。 

4)将被动补给型保障转变为主动配送型保障 

长期以来,美军的保障物资供应方式,除了在条件允许时部分利用当地资源,即所谓就地筹措方式外,主要采用后方供应方式。以后方供应方式为主的保障系统是以反应性的物资补给为基础的系统,这种系统依赖在固定的保障梯次中储备大量物资,并根据部队的申请由各保障梯次逐级向前供应,以满足作战部队的需要。在这种保障系统中,保障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此外作战部队的申请不仅耗费时间,而且由于担心得不到补给而往往超量申请,造成储备和前送超过部队实际需要的物资,导致保障效率和效益的低下。为改变这一状况,美军提出将传统的被动补给型保障转变为主动配送型保障的目标。美军设计的以物资配送为基础的保障系统主要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全资产的可视性,并根据精确预测的作战部队的需求,采取从起点直达战斗部队的补给方式,通过灵活调遣物资资源,以很少的库存品和灵活的保障设施,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地点将物资主动配送给作战部队。美军指出,配送型保障不只是增加供应链中的运输量,也不仅仅是改善供应链的运行速度,而是一种全新的保障方式。传统的补给型保障依靠的是在部队逐级实施物资储备,这些库存物资数量庞大、缺乏机动性。配送型保障将以有效管理的动态物资流取代固定的库存物资,以物流的速度取代物资数量,或者说是以配送管道代替了仓库。

  • 关键词:
  • 外军装备保障
  • 军事信息化
索取“此产品”详细资料,请留言
  • *姓名:
  • *手机:
  • *邮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