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让装卸提速
2019-12-13 09:57:51
来源:全军后勤网
“嘟嘟嘟……”4月上旬,一阵急促的哨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命令你部于xx时xx点前紧急发放xx节车皮军需物资!”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货运专列驶入铁路专用站台,一场装备紧急发出演练随着骤然吹响的哨音紧张进行中……
郑州联勤保障中心某储供基地四级军士长王希勇按照预案要求迅速进入战位,从容地在库房的电脑显示屏幕上进行操作。只见他指尖轻点,输入一连串的信息后,数台自动装卸机马上沿着平衡轨道,在存有数千吨不同型号、多种类别的6万多立方米的立体化库房内自由穿梭,根据“战场需求”精准识别存放在不同货位上的物资,快速托运并进行装载,比上级要求的时限提前了近30%。
“这在从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演练结束后,王希勇骄傲地指向身后的立体库房,连竖大拇指。
“我从入伍就在这里,那时军需物资的收发主要依靠人搬肩扛,作业强度非常大,特别是在收发任务比较密集的时候,基本上是人员连轴转,忙一天下来双腿像是灌了铅,好多战友年纪轻轻就出现了腰肌劳损、关节变形……”回忆起当年执行任务的辛苦与不易,王希勇有倒不全的酸苦。
“后来,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我们每栋库房都安装了搬运机和水平伸缩机,基本上物资可以通过机械传输到垛位,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但机械化保障也有短板,比如计数、分拣、堆码和搬运等工作还是要依赖人力,一遇到紧急收发任务,我们依然无法实现快速精确的分拣装车……”
为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基地致力于推进仓储自动化、信息化发展,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提高保障效能,先后改造升级了4栋平面信息化库房,并新建了一栋立体化库房。
“说实话,一开始,我和很多战友一样,对‘新式’库房心里也有些吃不准?但一场紧急收发任务改变了我的看法……” 王希勇说道,“那次恰逢连日下雨,我们临时接到了上级要求紧急发放近百吨物资的命令,时间那么紧,天公又不作美,我们这些在仓库工作多年的保管员都觉得不可能完成。可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通过rfid射频识别通道、立体货架、托盘等技术,在一体化指挥管理系统的操作下,不到2个小时就把近百吨不同型号、类别、存放在不同货位上的物资装载到位,圆满完成了紧急发送任务!从那以后,我算是彻底心服口服了……”
如何实现1+1﹥2,发挥联勤改革效能,改革以来,该储供基地不断完善库房监控系统、军需勤务管理系统、军需业务信息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实现库房业务管理标准化和业务网络信息共享,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打破制约战斗力提升的“关卡”和“瓶颈”,将战斗力标准落实到每一个细节,紧急收发、快速机动、精准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
“以往需要20名保管员才能进行的物资收、发、管工作,现在只需要我们3个人就可以完成;以前清查一次库房,需要10名保管员工作半个月,如今1名保管员在4个小时内就能完成,发放时间比以往缩短了近四分之一,物资收发效率提高10倍多!”说起这些年联勤保障的变化,王希勇的脸上漾出灿烂的笑容,自信而坚定的说:“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兵搬动一座仓库将不再是一种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