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3 09:19:05
来源:国卫通信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威胁加剧,非战争军事行动更加频繁,行动范围更加扩展,行动种类更加多样。近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部队深入贯彻军委关于提出应对多种安全威胁,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指示要求,认真探索,积极实践,圆满完成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地震应急救援为代表的应急行动。在这些行动中,卫星通信作为通信保障的重要手段,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应急救援行动通信保障的特点
应急救援行动通信保障的特点与军用卫星通信的特点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如情况不定、突发情况多、条件较恶劣等,其具体的特点有三个。
第一是准备时间短、时效性强。因为灾情的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很强,往往一发生,军队必须快速集结,紧急出动,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组织,快速展开,准备时间非常有限。而军事卫星通信系统对这一点非常符合,它的集中管理性,使部队在每天24小时的每时每刻都做着准备,随时可以出动。资源方面,包括卫星的资源、频率资源和地面传输资源等,都在总部的掌控之下,调度指挥出动非常方便。
第二是环境复杂,保障困难。因为事出紧急、破坏力大,灾区环境一般都比较复杂。无线通信的盲区比较多,有线线路架设困难,各类器材物资难以保障。要求出动部队有充分克服地形的保障能力,并且设备的适应能力要强。部队在这方面准备较好,尤其是应急通信系统的车载站和机载站。
第三是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在应急救援行动中,灾情信息量很大,信息的实时传递对指挥员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部署是至关重要的。
二、应急救援行动对通信装备的性能需求
应急救援行动对通信设备的性能需求,主要是指行动和装备的关系,设备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第一,快速反应能力。具有很强的摩托化机动和携装徒步机动能力,适应空中、水上、铁路等多种输送方式,能够快速部署到事发地区;通信装备综合集成、数量规模适中,车辆越野性强并具备“动中通”能力,符合小型化、轻型化、模块化要求,能够在恶劣环境下快速开设,快速通联。
第二,野战适应能力。能够适应各种复杂恶劣的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较强的自主供电能力(油机、太阳能、手摇发电等),在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地区和极端困难情况下,能正常工作较长时间。
第三,综合性能力。能够提供话音、数据(邮件短信)、图像、视频和计算机通信等多种业务;满足主要首长机动通信保障要求,并能为主要方向提供基本通信支援; 能够为任务部队配发的便携装备提供基站接入服务;具备远程通信手段,满足对上和友邻通信需要,主要装备具备基本的通信保密能力。
第四,灵活组网能力。既能独立组网,又能接入国防通信网和地方公众通信网,实现机固一体、军民一体;既能与体制内装备互通,又能与民用应急通信系统兼容;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军警民通信装备互联互通;可实现网状组网,满足扁平化指挥要求。
三、典型的军事卫星通信应急救援行动
卫星通信具有通信距离远、覆盖区域大、支持业务种类多、技术灵活等特点。军事卫星通信除了一般卫星通信具有的特点外,还具有保密性好、抗干扰性强,可靠性高的优点,可以支持地方应急,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占重要的地位。
以汶川地震支援为例,军队投入了各种军用运行装备,充分保障了救援部队的日常通信,为救援部队情况的实际掌握,指挥命令的上传下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救援部队充分发挥了卫星通信的优势,依靠我军现有的卫星通信系统,严密组织开展了卫星通信保障。利用卫星通信站建立了视频、话音通信;利用便携式卫星通信站进入道路不通、情况不明的救灾现场,及时报告灾害和久远情况;利用小型卫星通信站及加强的卫星电话,采取顶点部署和交替滚动的方式,组成了远距离移动通信网,保证了灾情通报、报告及部队调动、抢险增援等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充分考虑道路、地形条件,合理选择站址进行开设。根据现场地形,在指挥所附近地域开设轻型车载站或大型车载站,便于发挥通信容量大、通信手段多样的特点。在车辆无法直接到达地域,携带便携站随救援分队跟进保障,扩大保障范围,增强通信效果,保障指挥所与一线部队的通信,确保通信网络全面覆盖。
四、相关建议
1.提升装备性能
(1)不断完善装备结构设计、制造工艺,提高系统集成度,提升系统稳定性。
救灾和部队都有很多突发情况,包括恶劣的环境,所以在工艺、结构设计、集中度上,设备要求尽量小、尽量轻、尽量坚实。
(2)通过技术手段减少设备的能耗,开发太阳能等其他便利能源转换设备,解决电力供应的问题,增加连续工作时间;
(3)提高便携式卫星通信设备的通信容量和信息传输速率;
(4)综合考虑电磁兼容性,避免卫星通信装备之间、卫星通信装备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和周围环境的自扰、互扰等问题。
在大型的救灾行动中,各种无线设备集中在一个区域内,密度很高,造成设备相互之间的干扰很严重。这就需要考虑到兼容性。现在很多装备可以单独用,但是放在一起是不是有干扰,这就需要生产厂家在设备制造和使用方面能比较全面地进行考虑。
2.加强系统互连
系统应采用统一、标准的接口和协议,协调和明确必要的网络配置和参数设置,发展软件无线电技术,研究多功能化、标准化、模块化、小型化终端设备,增加各公网间的联系,避免应用范围和使用程度受限制。在非卫星通信网系之间,如3G网络、光缆网等,通过开发综合接入终端如多功能复接器、网关等设备与卫星通信网进行互联,完善天地一体化的综合通信网络。
3.加强信息融合
每个系统都不是独立的,研究应急通信保障并不是把卫星通信单独拿出来考虑,要综合考虑天基信息系统的整体作用发挥,将各种通信卫星、导航和气象等卫星和地面网络连接成一个完整、统一的保障平台,发挥整体信息优势,为应对各类突发重大灾害提供更完整的技术手段和信息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