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再起冲突,依托无人机进行的电子战成为这次冲突中交战双方重要的作战手段,阿塞拜疆军队大量使用了土耳其的TB2察打一体无人机、以色列的哈洛普无人机等进行电子情报搜集,使得阿塞拜疆军队能够获取亚美尼亚军队的实时位置和动态,为精确打击亚美尼亚的防空系统、坦克和炮兵阵地提供重要支持。亚美尼亚军队同样使用起重机系列和X-55无人机等,进行侦察和打击任务。双方都试图通过电子干扰破坏对方的通信和雷达系统,而同时又要保护自己的系统不受干扰。在冲突后期,俄罗斯的介入进一步加剧了电子战的复杂性,俄罗斯在亚美尼亚边界附近的军事基地部署了克拉苏哈-4电子战系统,成功击落了多架TB2无人机。在这次冲突中无人机为电子战提供了新的作战平台和手段,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技术挑战和战术难题。
时至今日,随着无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作战环境逐渐成为现代战场的重要形态。在这一背景下,电子战作为信息化战争的核心组成部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将探讨无人作战环境下电子战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
无人作战环境给电子战带来的机遇
近年来,无人作战系统在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展现出了颠覆性的作战潜质,并被应用到战争的众多环节。随着无人作战平台的快速发展、无人作战样式的迅速丰富,逐渐形成了特点鲜明的无人作战环境,在凸显电子战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发展机遇。
智能技术诱发战争形态变革
基于网络的无线用频环境,有助于提高电子战态势感知能力。无人作战环境中的信息通信主要依靠电磁频谱来支撑,无人作战平台与指挥机构、无人作战平台之间主要通过无线电通信系统实现交互,这就为以信号为介质的电子战系统进行侦察和攻击提供了机会,并且随着无人作战平台通信组网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分布式网络的构建,也大大提升了电子战系统在空域、时域、频域中的信息传输能力。另外随着感知技术的发展,无人作战平台中的传感器分辨率和探测距离大幅提升,并在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具备了自主识别和分辨处理能力。因此电子战系统无人作战平台利用传感器自主识别处理能力,可以全域、全时获取敌方电子设备的信号和通信数据,并通过分布式网络结构回传、共享态势信息,不仅有助于指挥员快速掌握战场敌我态势,同时有助于实现有人、无人作战平台间的同步态势感知。
无人作战平台多样化,有助于提高电子战指挥控制效率。随着无人技术在各个作战空间的广泛应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舰艇等无人作战平台大量应用,为电子战提供了多样化的作战手段。这些平台能够深入敌人防线,执行电子侦察、干扰和打击任务,有效突破传统电子战指挥控制手段的局限。多种无人作战平台将电子对抗行动渗透到战场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扩展了电子战指挥空间,在增大了指挥控制幅度的同时,又减少了指挥控制的层级,有助于建立指挥员到作战平台的直接指挥链路。特别是无人作战平台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无人作战平台的自主性,使电子战的指挥模式从有人参与控制决策的“人在环内”,向由人控制指挥的“人在环上”,并逐渐向无人自主决策的“人在环外”转变,不仅减轻了指挥压力,提高了指挥速度,还丰富了指挥方式,有助于实现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高效指挥。
无人作战平台“小、快、活”特性,有助于提高电子战精确攻击效能。无人作战平台相比有人作战平台体积更小,其外形设计无需考虑有人因素,隐身性能更好,并且雷达信号特征、声光特征都小于同类型有人平台,因此其目标特征小于有人作战平台。加之其出色的机动性,又能够实现非常灵活的作战部署,使电子战系统能够更加抵近目标,通过缩短作战距离而大幅减少自身电磁波的传播功耗,在提升了持续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电子侦察效果,并有效避免了己方电子系统的干扰。另外,无人作战平台的灵活部署,还有助于从时间和空间上达成进攻的突然性。凭借无人作战平台所具备的高度机动性和隐蔽性,可以使搭载了先进电子战装备的无人平台能够快速部署到关键区域,对敌方电子设备的精准干扰和摧毁,不仅有助于削弱敌方的通信和指挥系统,还能为己方部队创造有利的作战条件,从而实施更加精准的电子攻击。
无人作战环境下电子战面临的挑战
机遇与挑战并存,无人作战环境给电子战带来了众多机遇,要想抓住这些机遇,电子战还面临诸多挑战,其中电磁环境复杂化加剧、网络安全风险变高、技战术更新换代加快等挑战已经摆在面前。
抵近目标精确攻击
电磁环境复杂化加剧。在无人作战环境中,电磁信号充斥着整个作战空间,这些信号有的来自于自然环境,有的来自于战场中各种电子设备;有的来自于敌方,有的来自于我方。特别是在联合作战环境中,来自多个作战空间的电磁信号交织在一起,信息量大幅增加,且复杂多变,导致频谱拥堵、信号干扰等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来自敌方的有源性电子干扰还会使用相同的频率对特定电子战系统进行定向干扰,影响其信号的接收和检测,甚至发送欺骗性的干扰信号,使作战人员和无人作战平台无法辨别真伪,产生误判。因此由于电磁频谱的无边界性,使战场上交战双方的电磁信号混合在一起,加之电磁环境复杂化的加剧给电子战系统在有限的频段内进行电磁频谱辨别带来了挑战。复杂的电磁环境要求电子战装备要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信号处理能力。
网络安全风险变高。随着网络信息体系应用在作战空间构建中,网络空间与电磁频谱空间逐渐交融,其中电子战系统的作战数据通过电磁信号在无人作战平台之间无线传播,电磁信号成为作战网络数据传输的重要介质。作战中,网络战和电子战一体行动、紧密协同,不仅能够打击电子战系统的无人作战平台、无线信道,还可以通过电磁信号攻击电子战系统中的计算机网络,因此无人作战平台被网络攻击和入侵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一旦电子战系统遭受网络攻击,可能导致无人作战平台被敌网络操控,转而对己方目标进行电子攻击,或者导致信息泄露、接收虚假作战数据,甚至导致指挥系统被植入病毒,系统瘫痪,造成关键信息节点的毁瘫等严重后果。随着信息网络逐步覆盖电磁频谱空间,电子战系统必须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技战术更新换代加快。无人化、智能化技术在近期几场局部冲突中得到了军事实践,并在冲突前期为作战带来了突然性和非对称性的效果。伴随着作战突然性的减弱,无人作战理论快速发展,促进了新型无人装备体系的构建,现阶段无人化、智能化技术正在诱发战争形态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敌我双方电子战装备也在不断升级换代,雷达、通信、光电、水声、无线导航等对抗系统向无人化、智能化发展,电子对抗层面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电子对抗手段被不断挖掘,电子对抗技战术方法持续创新,传统的电子战手段可能无法应对这些新的变化,还需要不断研发新的电子战技术、创新电子战战法。
应对策略
电子战系统在无人作战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只有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勇于战胜这些挑战,才能把挑战转化为真正的机遇。为了有效应对无人作战环境带来的挑战,需要从电子战的系统升级、网络防护、技战术创新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升级和改进。
复杂电磁环境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升级电子战系统。针对电磁环境复杂化的加剧,电子战无人作战平台需要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信号处理能力。首先利用物理手段提高无人作战平台的隐身能力,通过使用复合材料、雷达吸波材料等隐身材料提高其抗雷达探测能力,使用低噪音发动机、防红外辐射技术提高其抗声光探测能力。另外在系统内部可以使用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和技术来提高电磁频谱信号辨别能力,比如利用自适应滤波、盲源分离等技术,用以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准确识别和提取有用的信号。最后还要加强电子战装备频谱感知和管理能力,使其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频谱使用情况,避免频谱拥堵和信号干扰。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提高电子战系统在无人作战环境中的抗干扰性。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网络安全风险的增加要求电子战系统具备更高的安全防护能力。从网络空间的组成上入手,加强电子战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在物理层采用安全的软件和硬件组件,确保系统不易受到网络攻击,还要使用加密技术保护电子战系统内部的通信传输。在逻辑层,首先实施严格访问控制策略,使用强密码、多因素认证和访问控制等措施,以提高入侵检测能力;其次要定期更新和升级系统,以应对新的安全威胁和漏洞;最后还要做好系统备份,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在社会层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确保系统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了解网络安全风险,掌握处置措施。通过采用多层次、全方位的网络安全防护策略和措施,确保电子战系统的数据安全和稳定运行。
网络战和电子战一体行动
加大技术和理论创新。对于技战术的快速更新换代,不仅需要电子战系统保持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升级,还需要推动电子战理论的不断创新。在技术上采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提升电子战系统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无人作战平台的自主决策和智能控制,从而提高电子战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使电子战系统能够进行分布式感知、判断、决策与行动,提高作战效能和反应速度;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无人作战平台的使用情况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形成电磁频谱态势图,为指挥员提供决策依据,使其能够更加精准和全面地指挥控制。另外,无人作战平台还应使用模块化设计,提高可扩展性,方便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升级和改造。在战术上要充分结合电子战系统的技术能力,针对无人作战环境和对手特点创新战法,以应对敌方新型电子战装备和战术的出现。
无人作战环境下电子战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并抓住机遇,我们需要加强电子战技战术的研究和创新,提升电子战装备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通过推动无人作战平台和电子战技术的融合发展,实现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变革。同时,还需要加强电子战人才的培养和训练,提高指挥员和作战人员的电子战素养和应对能力。以期在未来战场上,能够凭借电子战的优势,获取更多的战场情报,实施更精准的电子攻击,取得战争主动权,为未来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刊于2024年 8 期《军事文摘》杂志,作者:沈向华、刘东方,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转自《军事文摘》”。